庭院式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
出水達到《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GB18918-2002)中一級B標準要求用于綠地的灌溉或沖廁。
序號 | PH | CODcr mg/L | BOD mg/L | 氨氮 mg/L | SS mg/L |
進水水質 | 6-9 | 350 | 150 | 35 | 200 |
出水水質 | 6-9 | ≤60 | ≤20 | ≤8(15) | ≤20 |
工藝介紹:
一體化凈化槽采用雙擎AO、生物倍增、高效反硝化菌及高效耐冷混合菌菌種接種技術。設置好氧-兼氧可調區,運行模式靈活。根據水質變化可切換調整為脫氮AO、除磷AO、脫氮除磷A2O、倒置A2O及多級AO等。最終達到去碳、脫氮、除磷等污染物的目的。
系統通過調整厭氧、缺氧及好氧各功能區反應時間、曝氣強度、污泥及混合液回流量有效解決了農村生活污水COD低,不同時段的水質、水量波動大,可生化性不強,北方地區低溫低難以連續穩定運行及達標難的問題。
工藝流程
設備特點
生物倍增
可實現高污泥濃度(5-8g/l)運行,精準控制低碳型生物強化脫碳除磷。
“雙擎”可調
設置好氧-兼氧可調區,同一池體多種工藝并存,運行模式靈活。
多級AO
4個以上分區,可通過多段進水、多段回流實現不同水質硝化反硝化效果。
防腐
玻璃鋼防腐防水工藝,保證使用壽命。
人工智能平臺
高度集成,具有智能化、無需專人值守等特點,并采用物聯網和云平臺,可實現區域站點的智能化集約化管理。
選擇一諾的5大理由
智
10萬平全自動化生產車間,7年污水處理行業經驗
穩
出水水質除SS和濁度外,均優于MBR;
功能上可媲美MBR工藝,穩定達標,保障性強
準
曝氣池容積曝氣時間可做到精準控制,脫碳除磷去除效率高
省
可實現投資、占地、運行成本,三個30%以上的節省
簡
人為干預少,動力設備少,維護維修工作量減少,具有廣泛的普遍適應性,操作靈活簡單,可調性強。
型號規格
庭院式污水處理設備,設備外殼材質為分模壓式復合材料,為SMC-1.0(1方)、SMC-1.5(1.5方)、SMC-2.0(2.0方)、SMC-2.5(2.5方)等幾個規格。
目前公司在現有加厚的化糞池,三個隔板,分為四個區,內裝生物填料、曝氣系統、回流系統,外配電控系統、曝氣風機、水泵。
各工藝單元詳解
1)、A級生化池又稱為厭氧池或水解酸化池厭氧單元分為四個階段降解有機成分:
(1)水解階段:高分子有機物由于其大分子體積,不能直接通過厭氧菌的細胞壁,需要在微生物體外通過胞外酶加以分解成小分子。廢水中典型的有機物質比如纖維素被纖維素酶分解成纖維二糖和葡萄糖,淀粉被分解成麥芽糖和葡萄糖,蛋白質被分解成短肽和氨基酸。分解后的這些小分子能夠通過細胞壁進入到細胞的體內進行下一步的分解。
(2)酸化階段:上述的小分子有機物進入到細胞體內轉化成更為簡單的化合物并被分配到細胞外,這一階段的主要產物為揮發性脂肪酸(VFA),同時還有部分的醇類、乳酸、二氧化碳、氫氣、氨、硫化氫等產物產生。
(3)產乙酸階段:在此階段,上一步的產物進一步被轉化成乙酸、碳酸、氫氣以及新的細胞物質。
(4)產甲烷階段:在這一階段,乙酸、氫氣、碳酸、甲酸和甲醇都被轉化成甲烷、二氧化碳和新的細胞物質。這一階段也是整個厭氧過程最為重要的階段和整個厭氧反應過程的限速階段。利用好氧微生物(包括兼性微生物)在有氧氣存在的條件下進行生物代謝以降解有機物,使其穩定、無害化的處理方法。微生物利用水中存在的有機污染物為底物進行好氧代謝,經過一系列的生化反應,逐級釋放能量,最終以低能位的無機物穩定下來,達到無害化的要求,以便返回自然環境或進一步處理。污水處理工程中,好氧生物處理法有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兩大類。
①污泥中的固態有機化合物借助于從厭氧菌分泌出的細胞外水解酶得到溶解,并通過細胞壁進入細胞,在水解酶的催化下,將多糖、蛋白質、脂肪分別水解為單糖、氨基酸、脂肪酸等;
②在產酸菌的作用下,將第一階段的產物進一步降解為較簡單的揮發性有機酸,如乙酸、丙酸、丁酸等;
③在甲烷菌的作用下,將第二階段產生的揮發酸轉化成甲烷和二氧化碳。影響因素有溫度、pH值、養料、有機毒物、厭氧環境等。厭氧生物處理的優點:處理過程消耗的能量少,有機物的去除率高,沉淀的污泥少且易脫水,可殺死病原菌,不需投加氮、磷等營養物質。但是,厭氧菌繁殖較慢,對毒物敏感,對環境條件要求嚴格,最終產物尚需需氧生物處理。常應用于高濃度有機廢水的處理。水解的機理從化學的角度來說,盡大多數化合物在一定條件下與水接觸都會發生水解反應,水解反應可使共價鍵發生變化和斷裂,即化合物在分子結構和形態上發生了變化。生物水解是靠生物酶的催化作用而加速反應的,在有酶條件下的催化反應速度要比無酶條件下高出108-1011倍。生物水解就是指復雜的有機物分子經加水在厭氧條件下,由于水解酶的參與被分解成簡單的化合物的反應,生物水解反應實際上包括了水解和酸化兩個過程,酸化可使有機物降解為有機酸。
硝化細菌一般是指亞硝酸菌屬(Nitrosomonas):在水中生態系統中將氨消除(經氧化作用)并生成亞硝酸的細菌類;亞硝酸菌屬細菌,一般被稱為"氨的氧化者",因其所維生的食物來源是氨,氨和氧化合所生成的化學能足以使其生存。硝酸菌屬(Nitrobacter):可將亞硝酸分子氧化再轉化為硝酸分子的細菌類。硝酸菌屬細菌,一般被稱為"亞硝酸的氧化者",因其所維生的食物來源是亞硝酸(但也不一定是亞硝酸,其他有機物亦有可能),它和氧化合可產生硝酸,所生成的化學能足以使其生存。 因這些硝化細菌能將水中的有毒的化學物質(氨和亞硝酸)加以分解去除,故有凈化水質的功能。不過需要注意:硝化細菌在水質pH中性、弱堿性的環境下發揮效果最佳,在酸性水質中發揮效果最差。
2)、O級生化池 AO工藝還有很好的脫氮功能。污水在進入A段后再進入O段,污水在好氧段,有機物(BOD5)被好氧微生物氧化分解,廢水需氧生物處理法是利用需氧微生物(主要是需氧細菌)分解廢水中的有機污染物,使廢水無害化的處理方法。其機理是,當廢水同微生物接觸后,水中的可溶性有機物透過細菌的細胞壁和細胞膜而被吸收進入菌體內;膠體和懸浮性有機物則被吸附在菌體表面,由細菌的外酶分解為溶解性的物質后,也進入菌體內。這些有機物在菌體內通過分解代謝過程被氧化降解,產生的能量供細菌生命活動的需要;一部分氧化中間產物通過合成代謝成為新的細胞物質,使細菌得以生長繁殖。處理的最終產物是二氧化碳、水、氨、硫酸鹽和磷酸鹽等穩定的無機物。處理時,要供給微生物以充足的氧和各種必要的營養源如碳、氮、磷以及鉀、鎂、鈣、硫、鈉等元素;同時應控制微生物的生存條件,如 pH宜為6.5~9,水溫宜為10~35℃等。有機氮通過氨化作用和硝化作用轉化為硝態氨,硝態氨通過污泥回流進進厭氧段,污水經厭氧段時,活性污泥中的反硝細菌利用硝態氮和污水中的CODcr進行反硝化用,使硝態氮轉化為分子態氮而逸進空氣中而得到有效的往除,達到同時往除BOD5和脫氮的很好效果。反硝化細菌是一種能引起反硝化作用的細菌。多為異養、兼性厭氧細菌,如反硝化桿菌、斯氏桿菌、螢氣極毛桿菌等。聚磷菌也叫做攝磷菌、除磷菌,是傳統活性污泥工藝中一類特殊的細菌,在好氧狀態下能超量地將污水中的磷吸入體內,使體內的含磷量超過一般細菌體內的含磷量的數倍,這類細菌被廣泛地用于生物除磷。一般認為,聚磷菌分為兩種,兼性厭氧的反硝化聚磷菌和好氧聚磷菌,其中反硝化聚磷菌能利用氧或硝酸鹽作為電子受體,而好氧聚磷菌只能利用氧作為電子受體。當活性污泥中的聚磷菌生活在營養豐富的環境中,在將進入對數生長期時,為大量分裂作準備,細胞能從廢水中大量攝取溶解態的正磷酸鹽,在細胞內合成多聚磷酸鹽,如具有環狀結構的三偏磷酸鹽和四偏磷酸鹽;具有線狀結構的焦磷酸鹽和不溶結晶聚磷酸鹽;具有橫聯結構的過磷酸鹽等,并加以積累,供下階段對數生長時期合成核酸耗用磷素之需。另外,細菌經過對數生長期而進入靜止期時,大部分細胞已停止繁殖,核酸的合成雖已停止,對磷的需要量也已很低,但若環境中的磷源仍有剩余,細胞又有一定的能量時,仍能從外界吸收磷元素,這種對磷的積累作用大大超過微生物正常生長所需的磷量,可達細胞重量的6%-8%,有報道甚至可達10%。以多聚磷酸鹽的形式積累于細胞內作為貯存物質.
3、AO工藝具有如下優點
(1)A段工藝污水中的大分子、難降解的有機物,可變成小分子有機物,可以開環開鏈、可進步BOD5/CODcr比值,從而進步了污水的可生化性能;
(2)同時還可完成反硝化反應,硝態氮中的氧為氧化分解污水中有機物提供了氧,使AO流程的BOD5往除率遠比普通活性污泥法高;
(3)耐沖擊強,出水穩定;
(4)AO法工藝流程短,運行治理簡單。
1、A級生物處理池(缺氧池)設置目的:將污水進一步混合,充分利用池內高效生物立體組合填料作為細菌載體,靠兼氧微生物將進一步污水中難溶解有機物轉化為可溶解性有機物,將大分子有機物水解成小分子有機物,提高污水生化性能,以利于后道生物拉觸氧化處理池進一步氧化分解,同時通過O級池回流的硝炭氮在硝化菌的作用下,可進行部分硝化和反硝化,去除氨氮。該池設計為玻璃鋼結構的箱體。設計特點:內置高效生物立體組合填料,又具有水解酸化功能,同時可調節成為生物氧化池,以增加生化停留時間,提高處理效率。生物接觸氧化池內的生化填料采用立體組合填料,本產品是在軟性填料和半軟性填料的基礎上發展而成。器結構式將塑料圓片壓扣改成雙圈大塑料環,將醛化纖維或滌綸絲壓在環的環圈上,使纖維束均勻分布;內圈是雪花狀塑料枝條,既能掛膜,又能有效切割氣泡,提高氧的轉移速率和利用率。使水中的有機物得到高效處理。
2、O級生物處理池(接觸氧化池)設置目的:該池為本污水處理的核心部分,在較高的有機負荷下,通過附著于填料上的大量不同種屬的微生物群落共同參與下的生化降解和吸附作用,去除污水中的各種有機物質,使污水中的有機物含量大幅度降低。在有機負荷較低的情況下,通過硝化菌的作用,在氧量充足的條件下降解污水中的氨氮,同時也使污水中的COD值降低到更低的水平,使污水得以凈化。該池設計為玻璃鋼結構的箱體。設計特點:該池由池體、填料、布水裝置和充氧曝氣系統等部分組成。以生物膜法為主,兼有活性污泥法的特點。池中填料采用立體組合填料,該填料具有比表面積大,使用壽命長,易掛膜耐腐蝕不結團堵塞。填料在水中自由舒展,對水中氣泡作多層次切割,更相對增加了曝氣效果。該池使水質降解成梯度,達到良好的處理效果,同時設計采用相應導流紊流措施,使整體設計更趨合理化。
3、曝氣系統說明空氣經過鼓風機后具有一定的壓力,通過管道引到好氧池底部,在池底風管安裝曝氣頭,曝氣頭的表面是一個微孔橡膠板,空氣通過曝氣頭產生微小的氣泡,使得污水的充氧能力提高90%以上,充氧能力提高使污水的生化效率也提高。
工作原理:由鼓風機提供氣源,利用旋混曝氣,在污水中產生 1-3mm的微小氣泡,對污水進行充氧曝氣,是一種高效充氧曝氣設備;充氣時,空氣通過布氣管道??諝饨浿够亻y裝置均勻地進入橡膠膜片與承托盤之間,在空氣壓力的作用下,使膜片微微鼓起,孔眼張開,達到布氣擴散的目的;停止供氣時,由于膜片和承托盤之間壓力下降,當壓力全部消失后,由于水壓作用和膜片本身彈性作用,使孔眼逐漸閉合,將膜片壓實于底座托盤上,同時止回閥裝置閉合,防止回水。
操作規程
為了加強污水處理設施管理,工藝管理和水質管理;保證污水處理安全正常運行。達到凈化水質,處理和處置污泥,保證環境的目的,制定本規程。
污水處理的運行,維護及其安全除應符合本規程外,尚應符合國家現行的有關標準規定
一般要求
1.1運行管理要求
1、運行管理人員必須熟悉本一體化設備處理工藝和設施,設備的運行要求與技術指標
2、操作人員必須了解本設備處理工藝,熟悉本崗位設施,設備的運行要求和技術指標
3、各崗位應有工藝系統網絡圖(中控系統),安全操作規程等,并應示于明顯部位、運行管理人員和操作人員應按照要求巡視檢查各構筑物,設備、電器、儀表的運行情況
4、各崗位的操作人員應做好運行記錄
5、操作人員發現運行不正常時,應及時處理或上報主管部門
6、各種機械設備應保持清潔,無漏水,漏氣,漏油等
7、水處理構筑物出水堰口;池壁應保持清潔,完好,定期進行打掃的等
8、根據不同機電設備要求,應定時檢查,添加或更換潤滑油或潤滑脂,及機油
1.2、安全操作要求
1、各崗位操作人員和維修人員應經過技術培訓和生產實踐,方可上崗
2、啟動設備應做好啟動準備工作后運行
3、操作人員啟閉電器開關時,應按電工操作規程進行
4、各種設備維修時必須斷電。并應在開關處懸掛維修標志后,方可進行操
5、雨天或冰雪天氣,操作人員在構筑物上巡視或操作時,應注意防滑
6、清理機電設備及周圍環境衛生,嚴禁擦拭設備運轉部位
7、各崗位操作人員應穿戴齊全防護用品,做好安全防范工作
|